當攝影、錄影進入到數位時代,而網路也蓬勃的發展,帶起了雲端的概念及應用!
縮時攝影大概分成兩類:
- 直接由錄製影片後製處理
解析度受限於拍攝機器,影片後製空間不大,但可較快獲得成品。 - 拍攝靜態影像合成
可以獲得高解析度影像,對照片作後製的彈性大。
不論何種方式,拍攝過程對電力的考驗也相當大,尤其是長時間的拍攝。
FFWD算是解決了一般製作縮時影片的一個方案,其優點是:
- 儲存空間無限制,透過網路及時傳檔至雲端,連後製一手包辦,使用者直接等成品。
- 非常省電,可透過一般帶線供電,或使用行動電源,據官方說法,5000mAh電力可使用9小時。
- 影片格視為MP4,既可維持高清晰畫質、檔案又不過於肥大。
- 同級機種價格上具有優勢。
包裝外盒非常的簡潔清爽,左下角的插畫非常有意思。
這個可愛的圖是團隊請素人插畫家Leslie執筆,以FFWD錄製一段創作過程影片:
包裝角落說明支援Apple與Android系統。
功能非常簡單,幾乎連繁複的說明書都不用,機體構造直接印在包裝盒的側面。
配件較特殊除了磁鐵底座,另一個就是附有一條長達3m的電源線,接頭為常見的USB規格,
電源座充也可取用目前智慧型手機的旅充頭替代,不使用特殊規格,在日常應用反而方便。
本體有如大眼睛的攝像鏡頭,下方是USB電源供應器,線材與其他配件在左側盒內。
鏡頭本體相當小巧,旁邊放一節AA電池可以比較尺寸。
鏡頭本身可調整仰角,也可做旋轉。
我一直習慣使用相機來記錄靜態畫面,一下子要轉用為動態呈現還真是不習慣,
所面臨的挑戰首先是掌鏡問題,通常FFWD擺放就定位後,就是一鏡到底的拍攝,
因此可能得先規劃好取景範圍,當然若是戶外拍攝狀況又不同。
再來是縮時設定問題,你要錄製多長時間、縮成多久時間,或許要幾次嘗試,比較能知道怎樣設定為最佳效果,
因為縮時的成品已經是影像快轉效果,縮時的比例太高,畫面變化太快就不容易欣賞。
動態攝影跟靜態攝影有點不同的是,動態攝影通常會比較強調廣視角,相對於近攝對焦能力會比較弱,
所以拍攝題材的選擇上也是要考慮的。
錄製動態影片算是首次嘗試,野人獻曝幾則短片來看看效果~
家中怕生的兔子在四下無人時候會幹些什麼,通常人在旁邊時,可能就是靜靜的趴著啥都不做,
人一離開了,看起來就挺忙碌的...
下午剛好要沖泡咖啡,順便玩玩看縮時攝影的效果,不過動作有點快就是了,就純粹好玩看看過程吧!
喜歡喝咖啡嗎?自己手沖並不麻煩,過程不到10分鐘就可以得到一杯好咖啡!
一直很想嘗試對天空的變化作縮時攝影,沒空跑到外面外,在自家陽台玩看看,或許明暗反差大,
天空的藍天白雲不容易呈現出來,但是可以看得出地面光影變化,這次錄製時間取到4小時,
試著捕捉下午太陽即將西下的過程變化。
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呈現效果,可以思考看看縮時方面的設定,
關於設定,以及更多達人的成果分享會在後面提供介紹與連結。
---
關於操作介面設定可以從的幾個重要的螢幕截圖來看(APP程式直接從市集搜尋FFWD即可取得),
這邊就跳過配對過程,在包裝盒中已經附有一張圖文並茂step by step的流程說明。
當配對完成時,可以看到像這樣的畫面,我採取WPS方式做配對,某些時候你可能不方便使用WPS,
比如使用的是公用網路或者機器本身支援性問題,那麼可以改以其他方式配對,點選"新增裝置"即可有選項。
圖中WPS就是預設建議連接方式,要以其他方式就選"唧唧喳喳",很可愛的名稱,
但是什麼意思?繼續看下去。
這就是很常見的輸入無線網路金鑰的作法,自己打入SSID名稱、密碼,
別忘了該無線網路是採取哪種金鑰加密模式要選擇正確!
另一個重要的設定畫面就是關於縮時攝影的設定,"變更縮時攝影模式"點入,
即可看到各種FFWD-模式,原廠預設了幾種縮時設定,
也可以由使用者決定錄影多久、縮時成多長時間的影片。
官方提供多種FFWD應用的案例,可以讓大家參考以激發更多有趣的應用:
http://www.ffwdcam.com/tw/blog/
關於FFWD的發展源由、歷程也可以看看: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4919
還有官方的新產品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FFWDCam
有興趣的可直接點選產品頁面:
Lite日間專用機:
有夜視功能版本的:
FFWD應該算是推出的第一代產品,當然小缺點也是有,依賴網路是該產品優點,同時也是缺點,沒有了網路,
縮時攝影的功能無法發揮,變成了即時監控的攝影機。
或許可以期待未來機種允許將縮時影片存放於網域內的近端儲存空間,或者室內建記憶卡來儲存,那麼就更棒了!
不過別忘了該產品的價格,如果考慮了雲端服務的費用,該產品本身的售價是非常經濟實惠。
另外也建議在基座部分可以考慮設計成通用於一般相機(攝影機)用腳架的螺絲孔位,在機器固定上會更具有彈性。